立方氮化硼微粉(Cubic Boron Nitride, 簡稱cBN)是一種人工合成的超硬材料,其晶體結構與金剛石高度相似,硬度僅次于金剛石,但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更為優異,尤其在高溫下不易與鐵系金屬發生反應,因此被譽為“黑色金剛石”。這種材料主要通過高溫高壓法(HPHT)或化學氣相沉積法(CVD)制備,其微粉粒徑可精準控制在納米至微米級,廣泛應用于精密加工、電子器件、涂層技術等領域。
在物理性能上,立方氮化硼微粉的硬度可達4500-5000 HV,熔點高達2973°C,且在1200°C以上仍能保持穩定的力學性能,遠超傳統硬質合金和氧化鋁材料。其導熱系數約為13 W/m·K,兼具良好的絕緣性和耐磨性,使其成為極端工況下的理想材料。例如,在機械加工領域,cBN微粉被制成磨料或刀具涂層,用于高效切削淬硬鋼、高速鋼(硬度HRC50以上)等難加工材料,加工精度可達微米級,刀具壽命較傳統材料提升5-10倍,同時避免金剛石刀具加工鐵基材料時因碳化導致的“粘刀”問題。
電子與光學領域是cBN微粉的另一重要應用方向。其寬帶隙特性(約6.4 eV)和低介電損耗,使其成為高頻、高功率電子器件的優質散熱基板或封裝材料。例如,在5G通信基站中,cBN微粉填充的導熱膠可有效降低GaN(氮化鎵)芯片的熱阻,保障信號傳輸穩定性;在深紫外激光器領域,cBN窗口材料因耐高溫和抗輻射特性,成為極端環境光學器件的關鍵組件。
當前,全球立方氮化硼微粉市場增長速度,主要受新能源汽車、航空航天和半導體產業驅動。以新能源汽車為例,cBN刀具被用于加工電機軸承、齒輪等高強度部件,而cBN涂層可延長電池殼體模具的使用壽命。然而,其產業化仍面臨成本高、合成工藝復雜等挑戰。未來,隨著納米化技術、表面改性技術的突破,以及cBN與石墨烯、碳化硅等材料的復合應用,立方氮化硼微粉有望在精密制造、量子器件、核能裝備等前沿領域開辟更廣闊的空間,成為高端材料創新的核心引擎之一。
信陽市德隆超硬材料有限公司
手 機: 15738882072
電 話: 15738882957
郵 箱: sales@berlt.com
地 址: 信陽市高新區工十四路與工五路交叉口向北300米